透明文档加密 | 自动加密 | 手动加密
文档备份 | 文档防勒索 | 文档外发控制
网站监控 | 电子邮件 | 网络搜索 | 上传下载
程序黑白名单 | IP地址 | 注册表保护
文件扫描 | 文件审查 | 设置敏感词
外接设备管控 | USB口管控 | U盘权限管控
远程分发文件 | 远程删除 | 远程加密
软件资产 | 硬件资产 | 软件管理
文件操作 | 文件打印 | 刻录光盘| 应用程序
远程操控 | 远程文件 | 远程命令 | 文件分发
微信聊天 | QQ聊天 | 钉钉聊天 | 企业微信
敏感信息报警 | 敏感文件审查 | 敏感文件扫描
桌面壁纸 | 屏保锁屏 | 禁止截屏 | 水印设置
U盘管控 | 加密U盘 | 打印管控 | 应用管控
时间画像 | 工作效率分析 | 离职风险 | 加班报表
实时屏幕 | 屏幕录像 | 屏幕快照 | 审计屏幕
流量 | 进程 | 服务 | 账户 | 启动项 | 实时管控
系统补丁库 | 统一下发 | 补丁安装日志
设备扫描 | IP地址池 | 设备检测
173-3346-7065
先说一句:密码是无法解密的。大家也不要再问松哥微人事项目中的密码怎么解密了! 密码无法解密,还是为了确保系统安全。今天松哥就来和大家聊一聊,密码要如何处理,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我们的系统安全。1.为什么要加密2011 年 12 月 21 日,有人在网络上公开了一个包含 600 万个 CSDN 用户资料的数据库,数据全部......
2022-07-07 53
在公司做了十余年的三名老员工在掌握了公司的商业机密资料后,准备携带核心研发机密数据到另一家同类型公司获取高薪,不幸的是,他们的如意算盘落空了,因侵犯原公司商业机密,分别被温州鹿城区人民法院判决1-3年有期徒刑和罚金。推荐阅读:如何防止员工拷贝复制公司机密数据?胡某, 43岁,来自浙江永嘉。20多岁时,他进入了温州一家专......
2022-07-07 32
作为高科技企业,公司拥有多项知识产权和核心非专利技术。高科技和产品的研发严重依赖专业人员,尤其是核心技术人员。公司大部分核心技术人员自公司成立初期就加入,在合资和长期合作中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多年来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为公司持续创新能力和技术优势做出了巨大贡献。如果公司失去核心技术人员,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可持续研发能力,甚......
2022-07-07 62
企业数据泄露和商业秘密泄露的主要途径是内部员工和黑客攻击企业网络。其中,内部员工泄露是最常见的方式,竞争对手可能会通过硬盘记录或复制重要数据来窃取公司机密;信息也有可能是无意泄露的,例如发送有关公司的照片或点击带有特洛伊木马病毒的链接。建议企业加强信息管理,与员工签订保密协议。推荐阅读:企业如何实现数据防泄密?一般来说......
2022-07-07 44
作为一名热爱大数据的实践者,我们经常讨论这个话题(数据盗窃、信息泄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公司使用“大数据”的口号来做一些没有技术内容的事情,即随意窃取用户的私人数据,将数据整合到暴力营销中,或者提供外部数据服务(收费)。更直接地说,是“出卖数据”,内外勾结谋取私利,导致公民私人信息像“幽灵”一样四处游荡 他们绞......
2022-07-07 57
企业数据防泄密,是信息安全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随着各行业信息化的深入,数字保密信息已经成为企事业单位的核心资产,具有极高的价值。机密数据泄露有两种情况。一是位于企事业单位网络之外的黑客通过各种攻击和破坏手段非法窃取内部数据;一是内部人员,他们有权检索和查阅数据,并主动发送或执行数据。近年来,内部和外部网络边界的安全保护......
2022-07-07 64
技术工程师离职高薪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串通原同事窃取公司核心机密图纸。因核心机密图纸被内部人员泄密,给原公司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推荐阅读:机密图纸文件如何防泄密?中冶南方公司(原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自主研发的冷轧硅钢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先后为WISCO、鞍钢、宝钢等多家钢铁企业设计并建造了冷轧硅钢生产线.为了保护冷......
2022-07-07 50
企业泄密案例:2008年11月,宋某通过多重面试,成功入职梅花集团公司全资子公司通辽梅花公司从事技术研发,并签订保密协议。推荐阅读:如何对研发数据防泄密保护?2009年7月至2013年5月,梅花集团公司研发团队研发了“色氨酸生产技术开发”项目。宋某是研发团队的一员。在他工作期间,宋某私下复制了一份电子版的“色氨酸提取技......
2022-07-07 56
近日,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审理一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被告人甘某因泄露四川新光公司核心机密,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并处罚金100万元。推荐阅读:企业机密图纸如何防止拷贝泄密?法院审理认定,从事多晶硅研发及生产的新光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2007年2月试生产成功。这是当时中国第一家多晶硅生产企业。被告甘某从200......
2004年12月,具有农业机械研究专长的李土华,和前同事黄建宁作为乙方,与汉森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研发甘蔗联合收割机。在此期间,汉森公司以李土华为发明人申请了一项专利,获得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证书。后来,由于双方在经营管理方面出现的分歧,黄、李相继离开汉森公司。2007年1月,汉森公司发现李土华向其同行泄露了核心专利技......
2022-07-0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