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简介:本文主要为大家整理了 “公司是如何防泄密” 相关的内容,主要有 公司是如何防泄密的?挖到一款宝藏级公司防泄密软件,实际超Nice, 等内容,文章部分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反馈客服。
1、公司是如何防泄密的?挖到一款宝藏级公司防泄密软件,实际超Nice
从员工无意的拷贝操作到恶意的信息倒卖,泄密途径隐蔽且多样。
那公司是如何防泄密的呢?
今天小编就把挖到的一款宝藏级公司防泄密软件分享给各位大佬,实际超Nice!
文件加密是防泄密的核心防线,它的加密技术彻底打破了 “安全与效率不可兼得” 的魔咒。
透明加密堪称 “隐形铠甲”,员工在编辑 Word、Excel、CAD 等 200 + 格式文件时,系统会在后台自动完成加密,保存即生效‘’
打开时又实时解密,整个过程无需手动操作,文件使用体验与未加密时完全一致。
落地加密则针对设备流转场景,当文件传输至 U 盘、移动硬盘或云端时,系统会自动加密处理。
更贴心的是复制和剪贴板加密功能,加密文件的内容无论通过复制粘贴还是拖拽到非授权程序,都会自动保持加密状态,从根源上阻断了 “Ctrl+C/V” 式泄密。
它搭建了动态敏感文件监控体系,如同为数据安上了 “鹰眼”。
管理员可自定义 “客户名单”“竞标底价”“银行卡号” 等敏感词汇并设置对应分值,系统会实时扫描终端文件,当文件总分超过阈值时,立即判定为敏感文件并自动加密。
一旦出现员工频繁访问、异常拷贝敏感文件等行为,系统会通过弹窗、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向管理员报警,同时记录文件名称、内容片段、操作人等关键信息。
对于文件流转的每一步,它都实现了 “全程留痕”。
无论是文件的创建、编辑、关闭,还是外发、拷贝、删除等操作;
系统都会精准记录操作人、时间、设备、文件路径等详情,支持按条件筛选并导出审计报告。
针对外发和拷贝这两个高风险场景,记录更是细致入微:通过邮件、即时通讯工具、云盘等渠道外发文件时,会同步记录传输进度和接收方信息;
拷贝至移动设备则会关联设备序列号,一旦出现泄露,10 分钟内即可定位责任人。
为防止员工通过非工作程序外泄数据,它支持对程序发送行为进行精准管控。
管理员可通过黑白名单配置,禁止浏览器、社交软件、非授权邮件客户端等程序的文件发送功能。
例如将微信、QQ 等即时通讯工具加入黑名单后,员工无法直接通过这些软件发送加密文件;对浏览器则可限制其上传敏感文件至网盘或网页邮箱。
同时支持 “白名单模式”,即仅允许通过指定程序传输文件,适合军工、科研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
大型企业部门众多,数据交叉访问易引发泄密风险。
它的安全区域功能可按部门划分数据访问权限,每个部门形成独立的 “数据安全域”,员工默认只能查看本部门文件。
当跨部门协作需要访问文件时,需通过区域标识授权流程,由双方管理员审批后才能获取访问权限。
这种 “最小权限原则” 的落地,既避免了财务数据被技术部门误触、研发图纸被行政部门查看等问题,又不影响正常的跨部门业务协同。
移动存储和打印设备是物理泄密的主要渠道,它对此给出了 “分级管控” 方案。
针对 U 盘等移动设备,支持 “禁用”“只读”“加密读写” 三种模式:禁用未授权 U 盘接入,防止外部设备窃取数据;
授权 U 盘可设置为只读模式,避免内部数据被拷贝;
需要双向传输时则启用加密读写,全程记录插拔时间和文件操作详情。
打印机管控同样严密,所有打印文件会自动添加含用户、时间、设备信息的动态水印,彩色打印、批量打印等异常操作需提前审批。
它的水印功能覆盖全场景,且具备极强的追溯能力。
支持文字水印、二维码水印、图片水印三种可见水印,可自定义添加公司名称、员工工号、操作时间等信息,水印与文件内容深度融合,无法通过图像处理软件去除。
最令人惊艳的是隐形的点阵水印,它将计算机名、IP 地址、MAC 地址等信息以极细密的点阵形式嵌入屏幕显示内容,人眼几乎无法察觉,不影响正常办公。
但一旦文件被拍照或录屏外泄,通过专用解码工具就能提取水印信息,精准锁定泄密源头。
对外协作需发送文件时,它的文件外发包功能解决了 “发得出、管得住” 的难题。
员工需先申请解密文件,经管理员审批后生成加密外发包,可根据需求灵活设置权限:设置查看次数限制,如仅允许打开 3 次;设定有效时间,超过 7 天自动失效;
绑定接收方设备,仅指定电脑可打开;还能禁用打印、复制、修改等功能。
外发包还可设置打开密码,密码与接收方手机号绑定,进一步提升安全性。
以上就是企业的防泄密手段,你学会了吗?
责编:小雨